|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水富县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与展望

水富县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水富历史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水富县志办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ynsf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21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水富县位于云南东北部的金沙江、横江交汇地带,地扼滇川往来之要冲,素称“云南北大门”。1974年因兴建云南天然气化工厂,经国务院批准将四川省宜宾县的水东、水河、安富3个公社划入云南省设立水富区,1981年8月绥江县太平公社和会仪公社的新安、新寿两个大队与盐津县的两碗公社又划入,同年10月正式成立水富县。现辖2乡1镇21个村和4个社区,总面积439.8平方公里,总人口9.9万人,现已成为云南唯一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通”县,拥有着丰富的水利、森林和地热三大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立体的交通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三大优势。建县以来,水富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呈两位数以上的幅度增长,被誉为滇北明珠。

荒滩变明珠  发展硕果丰

 
    1974年10月,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在乱石荒滩滚坎坝(今县城所在地)破土动工。1977年10月,云天化厂正式投产。1981年10月1日,水富撤区设县,翻开了水富历史的新纪元。1998年,内昆铁路复建正式启动并于2002年5月全线开通营运,在水富境内设三个火车站。2004年10月,水富至麻柳湾高速公路(水麻公路)水富段建设全线开工并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开通营运。2006年11月,向家坝水电站举行了开工典礼……水富,就这样伴随着国家大型企业云天化的建设而诞生,依托着重点工程的援建而快速发展。从此,在乱石荒滩上、田畴沃野间,水富人励精图治,白手起家,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创业历程。30余年艰苦努力,30余年筚路蓝缕,水富人硬是把这个地处川滇边缘地带的弹丸小县,建设成一个客商向往、前景无限的投资洼地,一个商贾云集、经济活跃的金三角,一个背倚云南、面向川渝的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一颗光芒四射、璀璨夺目的滇北明珠!
    (一)扭住中心,乘势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建县以来,水富县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克难攻坚,扩大开放,经济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不断增速提质。通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按可比价计算,全县生产总值成倍增速。2007年,经济增幅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2亿元,比198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2亿无、15.45亿元和4.65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9.2倍、15.7倍和110.2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0.0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5亿元,增长18.4倍,年均增长11.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0.12亿元增加到21.56亿元,增长178.7倍,年均增长21.2%。2007年,水富县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29个县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排名60位、39位和6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排名8位和14位。同时,经济增长结构渐趋优化、质量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由1980年的10.2:85.9:3.9调整为2007年的5.3:72.8:21.9,第一产业下降了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1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1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二一三”格局调整到2007年的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为基础的“二三一”新格局。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消费、出口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继云天化厂建设和内昆铁路建成之后,我县又先后迎来了水麻高速公路、横江梯级水电开发、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等一个又一个投资高峰,对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拉动作用。同时县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工矿企业建设的投资,也助推了水富经济的发展。2007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58亿元,比1980年增长144.3倍,年均增长20.3%。2001~2007年全县投资总额达101.12亿元,是前20年总和14.9亿元的5.8倍。
    ——经济发展基础明显加强。设区建县之初,我县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盐水公路、内昆铁路、宜水高速公路、水麻高速公路的建成和开通运营,进一步改善了水富的交通条件,使水富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现。电力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引资建设横江张窝、杨柳滩水电站,建成了110KV变电站和盐井、两碗变电站,完成了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城市电网改造工程。2007年,全县发电量达到15597万千瓦,比1990年增长39倍,全年供电量已达到39184万千瓦。新建了通盛、团结路、紫荆豪苑、盐丰小区、坝尾槽移民安置点农贸市场等,修建了两碗集镇和盐井集镇农贸市场,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和传输光缆化,全县固定电话由1980年的93部增加到2007年的2.51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4.08万户,特别是农村群众持有移动电话比例逐年提高。相继新建、迁建了各个村、社区的办公楼及两碗乡卫生院、水东村、三角村等卫生所。完成了两碗乡集镇人饮改造工程。铜锣坝森林公园基础设施、铜锣坝水库等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
    ——新型工业化进程有效推进。1980年前,除云天化厂外,全县工业产值仅336万元,工业经济相当薄弱,产品种类少、质量低。建县后,水富县委、政府抓住工业化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围绕依托大企业、建设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实现大突破的思路,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壮大化工、水电等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对县级财政的支撑和全县经济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一方面注重巩固和提高化工产业的龙头地位,切实为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搞好服务。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预算投资43700万元的张窝水电站、53600万元的杨柳滩水电站、16000万元的金明化工厂等大型项目的引进,标志着我县在工业做大做强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注重培育与工业产业相配套的特色农副产品、生物资源加工业,引导和扶持三乘醉明月酒厂、富达水泥粉磨站以及朝阳混凝土搅拌站等一批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我县已被列入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云天化水富煤化工项目落户园区,云铝集团、星星套装门等大集团的入园工作正抓紧协商。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4.86亿元,比1980年增长13.8倍,年均增长10.5%;在全部工业产值中,县属工业2.28亿元,比1980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21.4%。
    (二)夯实基础,促农增收。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本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业投入,实现了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开创了我县“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水富从1982年开始,首先抓了以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同年底,全县468个生产队中有428个队承包到户,到1983年,全面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农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0亿元,比1980年增长15.6倍,年均增长11.0%;农业增加值达到1.12亿元,比1980年增长9.2倍,年均增长11.0%。农业实用科技被广泛运用到田间地头,“两杂”良种推广率水稻达95%以上,玉米达80%以上。1980~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50元提高到2352元,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0.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81元,比1985年增长6.7倍,年均递增9.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4.7%。此外,还先后启动了农村特困救助工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7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732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5553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户71557人,有4278名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629名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从2003年起实施“民心工程”,每年为人民群众办10件实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水富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思路,支持区域性的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调整种养业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路子,大力培育扶持专业对口大户、示范大户,发展大户经济、能人经济,向全村、全乡辐射。建成养殖示范小区17个,在向家坝镇发展以万和种兔场为基地、以乖乖兔业公司为龙头的肉兔养殖业,在太平乡发展以坤达公司为龙头的肉鹅养殖业,在两碗乡发展以关河水产养殖公司为龙头的特色河鱼养殖业,2007年,全县肥猪出栏67517头,比1980年增长2.5倍,肉类总产量达到6210吨,比1980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6.6%。建立了罗岩、大坝、太平、马脑等蔬菜示范基地,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花菜、生姜、西红柿3个蔬菜品种已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蚕桑、水果和竹产业稳步发展,已被列为全省竹基地县,2007年水果总产量达到950吨,比1980年增长2倍。积极争取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该项目已在全县三个乡镇累计完成投资1829.89万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水、电、路等农村基础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建县以来,水富县委、政府不断加大农业基层设施建设投入力度。2007年末,全县有水库9座,总库容达437万立方米,比1980年翻了一番,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480公顷。实施退耕还林2.4万亩,确立市级生态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7万亩,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实施农村电网一、二期改造工程,累计完成工程投资2337.3万元,占投资计划1908.39万元的122.5%,超计划投资428.9万元。完成一户一表工程改造15851户,占计划14685户的107.9%,超计划1166户。全县实施农网改造的村民委员会达20个,占全县21个村民委员会的95.2%;村民小组达115个,占全县村民小组的81.6%。用户电价从原来的平均1.00~2.00元/度下降为0.5~0.7元/度,全县低压电网覆盖率达到70%,累计减轻农民负担141.6万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完成了绥水公路水富段改造,实施了通县油路工程,建成了高升、塘口、黑虎山、水东、罗岩、关成等乡村公路,全县通车里程达342.5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建县以来,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全面建设我县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城镇化,关键在工业化,突破口在招商引资”的要求,紧紧抓住“两站”建设和新一轮扶贫开发机遇,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安居工程,一大批居住困难的农村群众迁进了新居。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动扶贫工作逐步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强化基础,切实抓好以扶贫安居工程、易地开发扶贫、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扶贫重点工程;二是着力实施好以重点扶持村工程和安居温饱村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百乡千村扶贫行动计划;三是抓好以信贷方式为主要手段的产业扶贫;四是抓好以机关挂钩、干部蹲点为主要手段的挂钩扶贫。截止2007年底,全县有3400名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有1.25万名相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劳务经济异军突起。把富余劳动力转变成生产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水富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经过反复探索,于2003年在全县各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原云富镇四个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并为四个劳动保障事务所分别下达了编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办公桌等相关设备,健全了基层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农村劳务输出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除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生态、减缓农村人口和资源压力、促进自救式扶贫开发进程等效益外,最为显著的效益是增加了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近三年累计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此外,劳务输出还改变了贫困农民的思想、观念,外出务工中涌现出来的能人,通过在外务工过程中的锤炼和熏陶,逐步积累了部分原始资本后,又返回农村开创事业,激发了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广大外出务工者在外务工期间,思想逐渐解放,观念逐渐更新,不仅市场经济意识得到提高,连精神文化、意识观念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抢抓机遇,推进城镇化。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水富城镇化进程增速提质。按照“高标准规划、特色化建设、市场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思路,水富抢抓机遇,集中精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城镇化率已达28.6 %。县城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县城人均绿地面积从2.1平方米提高到6平方米,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旧貌换了新颜。
    ——高标准规划城市。建县之初,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建设资金,整个城市的建设随意性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规划意识的提高特别是“两站”建设进展的加快,为把水富建设成为昭通北部片区的中心城市,县委政府按照省、市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思路,确定了“建好一个城市”的战略目标,把水富建设成为依山傍水、山川秀美的湖滨城市、花园城市、旅游胜地。严格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实施一道令、建设一盘棋”规范化管理,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2003年,水富县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修编后的县城总体规划从三个片区扩展到四个片区,规划面积从7.67平方公里扩展到16.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和分区都比较明确和科学。具体是:以商贸、金融、物流为中心的云富老城区,以行政办公、物流为中心的高滩新区,以居住和旅游为一体的坝尾槽新区,以工业、居住为主的楼坝新区。城市人口规模至2020年控制为15万人。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着手编制和完善了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共17个。
    ——特色化建设城市。为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按照“政府引导、业主操作”的模式,加大了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特色城市建设进程。一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工程。从2004年开始,先后对人民路、工农路、振兴路进行改造,通过改造,使街道亮起来了,美起来了,外地游人一进入水富,都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二是积极实施边改造边开发战略。先后引资开发建设了金沙时代商住楼、国税大楼、云天化职工宿舍大楼、金江银座等高层建筑;还引资开发开发建设了沙坪新区、团结路小区、粮食局通道、振兴北路、工农东路、沙坪东路与人民路连接线小区、天福苑、金穗苑、金航苑小区、田坝新区等商住楼,建成了沙南路、沙西路、沙中路、沙北路和坝尾槽新区迎宾大道,建成了占地30亩的特色广场春晖广场,全面云天化中学扩建和公安片区还建工程。今天的水富县城街道功能齐备,干净整洁,车辆行驶、停放有序,极具特色。
    ——多条腿走路经营城市。水富是典型的化肥财政,财力十分有限,如何经营城市,让城市富有特色和活力,一直是县委政府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学习思考,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渐深入。为此,水富县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路子,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逐步建立城市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用活用好政策资源。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走“以地生财、建房修路、兴城促商、综合发展”的城建路子,通过有偿转让部分土地开发使用权,大胆引进外地开发商到水富县搞开发,走外地开发商与本地开发商相结合开发的路子,先后引进四川宜宾成中建设集团、四川宜宾吉祥房地产开发公司、四川泸州房地产开发公司、四川宜宾鑫茂房地产开发公司、四川宜宾裕川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水富县德林房地产开发公司、水富县万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共同开发建设,完成团结路小区、粮食局通道、沙坪东路与人民中路连接线小区、金穗苑小区、吉祥•紫荆豪园、金沙时代等商住楼的开发和建设。仅“十五”期间就引入资金3.8亿元左右,开发商品房面积达40万多平方米。此外,我县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城镇管理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率先在全市以招标方式组建了出租汽车公司,开通了公交车,还成功拍卖了县城部分广告位经营权,把县城卫生保洁、市场、公厕、绿化、部分广告经营权等推向了市场,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管理的质量不断提高。此外,还引资建设了天然气公司,让全城老百姓用上了清洁卫生的天然气。
    ——规范化管理城市。水富县历来重视城市的管理,不断探索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管理强化县城卫生、交通等秩序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组建了以招聘下岗职工为主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加强城区道路整治工作,规范短途客运车辆停放秩序,做到车进站、人归点,对主要街道的车辆停放进行规范,切实维护城区交通秩序。二是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功创建并连续11年巩固省甲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大力实施“建文明县城、做文明市民”工程。继续强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净化工作,规范市容市貌管理。三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规范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成立“两清”专项工作组,对老城区、高滩、坝尾槽、楼坝四个片区城市规划范围的各类违法用地和非法建筑及到期未拆的临时建筑进行了全面清理,严肃查处违法违章建筑。清理整治了城区内的乱张贴、乱涂写,规范管理了店面广告招牌、霓虹灯、灯箱等。还购置洒水车,对城区内主要道路进行定期冲洗。现在,水富县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四)协调推进,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程度是检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建县以来,水富县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一总目标,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工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勇于争先,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成为全市教育改革试验区。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下大力气加大投入,教育事业硕果累累,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先后建起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全县已形成了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网络,目前有幼儿园11个,小学43所,初中4所,高完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有教职工1154人,中小学学生14370人。特别是1997年普及教育“两基”以来,不断巩固教育“两基”和“普实”成果,2008年初中生入学率达98.29%、巩固率达98.19%,小学生入学率达99.23%、巩固率达99.41%;参加高考1097人,上线1000人,上线率达91.16%,高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参加中考845人,录取率为57.87%,中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获“文明学校”称号省级1所、市级4所、县级5所,获“文明单位”称号省级1个、市级4个、县级9个。同时大力推进“阳光助学工程”等活动,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2008年全县受助初中、小学学生1535人,占初中、小学学生总数的9.69%,金额19.4万元;资助99名贫困大学新生入学。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履职晋级培训和考试,参训人数587人,参训率达86.32%。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对教学质量的检测。在各乡镇中小学建起微机室、开设信息技术课。完成了县四中的搬迁重建,启动了县一中的迁建工作,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坚持“科技兴县”。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县科技事业在农业、工业、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完善,县、乡、村、组建立了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14个,科技示范户2030户。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961名(含教师),农村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5132人,一支门类基本齐全的专业技术队伍初步形成。“十五”期间,全县受到市(厅)级以上表彰奖励的科技成果22项,87名(次)科技人员受到表彰。科技宣传深入扎实,每年都要开展“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科普集市”等活动。科技培训广泛开展,涌现出会经营、懂技术的能工巧匠、家庭能人5000多人。对外科技合作有新突破,分别与西南林学院、西南农业大学等进行科技合作,合作开发了竹产业、蚕桑、水稻制种、养鹅、养兔等项目。2007年末,科技合作项目实现产值2200多万元,比1980年70万元增长31.4倍。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全省文化先进县”。 建县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全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02年至2008年,连续成功举办了7届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昭通(水富)分会场活动,彭丽媛、殷秀梅、郁钧剑、周冰倩、傅笛生、任静、毛宁、郭峰、祖海、容中尔甲等著名歌唱家、演员到我县在旅游节开幕式上精彩的演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2008年9月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激情广场大家唱走进水富”活动高潮迭起,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档次和水平。聘请省级专家为水富县文化建设顾问,进一步加强对“北大门文化”建设的指导。积极启动“三个一”工程,征集谱写了一批歌颂赞美水富的歌曲——《锦绣水富》、《水的故乡》、《金色水富》、《金江潮》、《走进铜锣坝》等,邀请著名作家夏天敏撰写了报告文学作品《锦绣水富》,编写了《前瞻水富》、云南旅游小镇从书之《向家坝镇》,创办了《金沙江文学》。积极开展全省县域文化建设试点县工作,成功创建云南省小康体育特色县,新建了临江公园全民健身乐园,恢复成立水富县文学艺术联合会,聘请云南社会科学院的文化建设专家制定《水富县县域文化建设十年规划》。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坚持开展“北大门之夏”露天电影放映活动和激情广场文艺活动。基层文化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建成一批宣传文化室、宣传文化中心户,有效地占领了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各类文化社团活动异常活跃。如老年协会、老年体育协会、老年鼓乐队、老年书画诗词协会、向家坝奇石协会等,先后有10多件奇石获全国性石展大奖。每两年均组织一次全县文艺汇演,多次组团参加全市文艺汇演、调演,均获得良好的成绩。县文化馆综合楼、县老年活动中心和各乡镇文体站等先后建成投入使用。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到2007年,县内共有医疗卫生单位36个,乡级以上医疗单位共设置病床236张,房屋面积50000㎡;拥有电视腹腔镜、全数字化多功能B超机、遥控X光机、C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肛肠综合治疗仪、脑血管诊断仪等医疗设备。积极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上划工作,开通了120急救通道。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食品、药品执法监督体系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城乡居民住房和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全面加强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等各项业务工作,为保护全县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基本无多孩县”创建目标。我县始终坚持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视计生队伍建设和协会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制度措施,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切实加大“一放二扎”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80年的10.8‰下降到2007年的5.6‰,人口计划生育率由1980年的47%上升到2007年的94.1%。特别是开展创建基本无多孩县、基本无多孩乡镇、基本无多孩村活动以来,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顺利通过了基本无多孩县的检查验收,连续5年在全市目标责任书考核中排名第一,实现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性跨跃。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动全面进步。改革是推动进步和取得成效的源动力。水富发展的30年,取得成效的30年,也是改革不断深入的30年。一是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先后撤区改乡、乡改村,由最初的4区1镇改为3乡1镇,21个乡分别改为16个村、5个办事处、2个居民委员会;3乡1镇改为2乡2镇, 16个村、5个办事处、2个居民委员会改为21个村4个社区;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行政村改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委员实行村民公推直选。2006年,按照省、市要求,撤销原云富镇、楼坝镇合并设立向家坝镇。二是农村改革深入进行。继家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户后,水富又于2003年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已在全市推广。与改革前相比,全县共计减轻农民负担405.70万元,人均减负55.88元。2007年在全县实施了被称为我县农村第二次改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是成为国企改革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至1996年底,全县共有城镇国有、集体企业43户。从经常统计的26户企业看,从1989年起开始出现亏损,至1996年累计亏损高达1974.9万元。面对如此严峻的企业发展形势,县委、政府始终不懈地苦苦寻求企业改革与脱贫的良方,特别是面对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水富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开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讨论,在讨论中逐步认识到企业亏损严重、负债增高、生产经营不景气的病根在于——产权不明、责任不清、生产力各要素缺乏积极性。1996年7月,县委、政府大胆决策,确立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配套保障制度改革,形成“综合改革、整体推进”的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针,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水富县委、政府研究作出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决定》,毅然在全市率先拉开了企业综合改革的序幕。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县级综合改革既定的目标,工交、经贸、粮食、供销、建筑、林业、科技等企业扭亏为盈,成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整体推动全昭通企业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水富的发展和繁荣。
    (五)保驾护航,促进发展。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建县开始至今,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全县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无毒县、巩固无毒县光荣称号,平安创建通过省、市检查验收。
    ——切实抓好平安创建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四项长效工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每年初对全年工作作安排部署,每月定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级政法部门联系乡(镇),县直各部门抓好各自扶贫挂钩联系村(社区)的创建联系工作制度,健全齐抓共建工作机制,明确了县直部门参与平安创建工作的职责任务;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采取创建单位投入为主体、财政投入为主导,其他单位赞助为补充的平安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有效地改善了政法综治工作的基础条件;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层层签订平安创建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创建责任分解到乡(镇)、村(社区)、单位和个人,并严格考评兑现奖惩。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全民参与平安创建。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维护稳定工作、综治工作和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通过印发致全县群众的创建公开信、治安防范手册、平安手册,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大型禁毒宣传、电视宣传、专栏等宣传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综合治理、平安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筑牢基层基础工作。调整充实乡镇、云天化综治领导组、治保会、治保小组、调委会、调解小组,组建义务联防队,落实看楼护院人员,积极开展了创建平安村(社区)、平安工程、平安校园、平安单位(机关)、平安企业等五大细胞工程。
    ——努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由于水富县因兴建云天化厂而建,从建厂的征地拆迁至城市建设,特别是向家坝水电站和水麻高速路等重点工程建设,涉及移民群众数万人,加之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少。为此,水富县多措并举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重大工程援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一是举全县之力抓好移民稳定工作。实行县四套班子和人武部包片、部门包组、职工包户的包搬迁、包过渡、包安置、包稳定的“四包”责任制,建立了每10天由一名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轮流接待移民工作制度,积极向上级政府和三峡总公司争取更合理的移民政策,接待群众来访5万余人次,帮助解决移民问题和困难万余件,收集并及时妥善处置不稳定信息100余条,实现了施工区4073人提前安全有序搬出施工区的目标,确保了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重点抓好县城、水麻高速公路等拆迁中6000多人的稳定工作。三是采取设立保通点,限制超标车通行,规范短途汽车客运,及时出警处理各类事故,打击敲诈勒索过往司乘人员的犯罪行为等措施,切实减少人为的交通阻塞,基本保障了公路安全通畅。
    ——建立健全治安防范网络,减少刑事治安案件发生。一是进一步健全了八大治安防范体系,建立了各警种联合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和改进整体联动联防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了违法犯罪。二是坚持村(社区、单位、车间)每10天、县乡镇(云天化)每月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制度。三是健全经常性的“严打”机制,组织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天网行动”“打黑除恶”“追逃”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全力创建和巩固“无毒县”成果。以宣传教育工作为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以“6•26”“10•26”等宣传日为契机,利用广播、标语、会议、发放资料等形式开展大规模的禁毒宣传活动。采取创建无毒单位、学校、车间、小区等方式,不断扩大创建范围,组织了禁毒图片展、现场签名和禁毒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观念,打牢禁毒工作基础。加强帮教和公众聚集场所控制工作,对原有在册吸毒人员和易染毒人员全部纳入帮教,继续经常性监测,有效防止新滋生吸毒人员。加强对易制化学物品的查禁工作,辖区内无私种毒品原植物现象,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无毒县”并成功巩固“无毒县”。
    ——严厉打击邪教组织活动。2001年3月,成立了水富县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水富县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坚持深挖打击、教育转化和宣传揭批三项工作相结合,组织、领导和工作责任三落实,把同“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作斗争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了没有发生“法轮功”人员进京和到昆滋事事件,顺利完成了全省下达的“双零”目标。开展了组织声讨法轮功、举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演讲比赛、打击清理“门徒会”等活动,坚决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一府两院”始终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执行县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重大问题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积极配合人大、政协的各项视察调研活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逐步提高。大力支持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充分采纳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没有出现侵害群众利益重大违法案件;“一五”至“四五”普法通过上级党委、政府验收,公民的守法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推进,2005年两碗乡花坛村被省政府命名为“民主法制示范村”。
    (六)引导舆论,营造氛围。宣传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水富县宣传思想工作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我县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连续四年荣获全市一等奖。
    ——理论武装深入推进。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县委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学习的领导,结合本地、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按照既定学习计划,认真开展工作。积极征订《云南省干部理论学习专题辅导》及其它理论辅导读本和书籍,定期组织开展前沿阵地远程教育讲座、在线学习培训等,深入扎实地开展理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推进干部学习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和完善“两会”理论学习教育制度,坚持和完善“三班”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县委把干部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理论学习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县委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作出安排,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学,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使理论学习取得成效。
    ——舆论宣传再上新台阶。水富县宣传思想工作集中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宣传力度,按照中央、省、市和县委的要求,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建设“美好新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纪念活动,宣传全县各条战线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举措,宣传全县在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激励了先进、振奋了精神、凝聚了力量。全县新闻媒体坚持宣传制度、严守宣传纪律,以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实践“三贴近”的有效途径,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县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对外新闻宣传目标任务及奖惩办法的通知》,建立健全外宣工作激励机制,全县形成了良好的对外宣传氛围。广大党员干部和通讯员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形象也是财富”的思想,增强新闻宣传意识,加强正面引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外宣传、对内宣传,及时向各级党报党刊投递稿件,向市内外、省内外推介水富,展示水富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风貌、政策措施、工作实绩等。同时,加强网络宣传,在新华网云南频道开通了水富频道,按时传送稿件,宣传水富。目前全县对外宣传形成了强劲的势头,为打造水富对外开放新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道德建设深入人心。水富县委、政府历来重视抓好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重点是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拟定《水富县文明公约》积极开展公民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学习教育活动,把《纲要》作为全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必学内容,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以“诚信水富,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诚信市场”创建活动,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小手牵大手”活动,认真开展“五好文明家庭”、“20佳公务员”评选工作,进一步促进了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爱岗敬业、诚信守法之风蔚然,道德建设深入人心。特别是2008年初的冰凌灾害和“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县干部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帮助灾区人民抓好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体现了良好的道德风貌和精神风采。
    ——文明创建健康有序。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全县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17个,县级文明单位16个;国家级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4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村5个。围绕“七个好”创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了社区劳动保障和便民服务中心(站),社区老年文艺宣传队、社区治安联防队、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人民路社区全民健身协会。“致富文明村”和“八个一”工程深入扎实,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七)夯实基础,强化党建。经济要发展,党建需先行。建县以来,我县党建工作按照“夯实基础,创新载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气正风清搞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级联创”结硕果。县委坚持把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和“五好”乡镇党委、“五好”党总支部作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县“三级联创”活动的组织领导、督查指导和考评验收工作。各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部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构建了县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头抓、组织部门主导抓、有关部门协同抓、乡镇党委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从2003年开始,县委每年从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30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的优秀年轻干部蹲点驻村,协助村“两委”抓好党建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建立县四套班子联系点制度,每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或一个村,负责“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党总支部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按照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积极发展新党员,截止2008年6月底,全县有基层党委5个,党总支部37个,党支部278个,党员4537名。2006年初,省委命名表彰水富县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原云富镇党委为“五好”乡镇党委,马脑村为“五好”村党组织,县农村信用联社为基层满意的涉农部门,两碗乡畜牧站为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
    ——“致富工程”见实效。2002年,在农村“学教”活动中,为建立“干部长期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县委决定实施农村千名党员科技致富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科技指导、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在全县培育1000名左右的有勤劳致富愿望、有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党员示范户,让他们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骨干、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表率。为此,县委政府至今已安排财政资金120余万元,专款用于为工程对象户提供贷款贴息,购买种子、苗木、农用物资的补助和以奖代补的奖金。县、乡涉农部门则结合部门工作,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工程、水利工程、扶贫工程等项目优先安排给工程对象户,并为他们提供项目指导、技术帮助和信息服务,确保发展一户成功一户。目前全县已发展对象户1200户,他们已成为农村群众科技脱贫、勤劳致富的带头人。2006年初,县委表彰了在实施农村千名党员科技致富工程中涌现的先进集体29个、先进工作者30名、示范先锋户20户、致富先锋户100户。为有效推进此项工作,县委于2006年开始,除在全县继续实施农村千名党员科技致富工程外,还创造性地实施千名机关党员挂钩帮扶贫困户、移民户、困难学生的扶贫济困阳光工程,促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素质教育有效开展。一是制定实施《水富县2003—2006年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人施教,按要求完成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村部分优秀共青团员的培训目标任务。二是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作为省委确定的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试点县,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同时要求中心组成员每年至少为挂钩联系村(社区)办1件实事、帮助培育1项骨干产业、救助1名失学儿童、调处化解1起矛盾纠纷、为农民上1堂党课,带动全县大兴理论学习之风。三是以县、乡镇党校为阵地,每年分别举行两期以上的党员干部培训班,采取电化教育、专家讲座、实地观摩、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着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各种实用农业科技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村务政务管理知识等。四是为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学习的平台。县委为各村(社区)配置了电视机、影碟机、供放机、音响和党员电教片等电教设备,还多次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每年用留存党费为各村(社区)和村民小组征订中央和省市委的党报党刊,为农村千名党员科技致富工程对象户征订《致富天地》。
    ——“云岭先锋”工程稳步推进。全省开展的以“五好五带头”为目标的“云岭先锋”工程在我县如火如荼地开展,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以“学习创新、执政为民”为主题的机关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以“诚信服务、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窗口行业创建活动,农村党员争创致富先锋、互助先锋、综治先锋、文明先锋、环卫先锋、公益先锋、新风先锋、团结先锋、五爱先锋和移民先锋活动等,在全县各乡镇、各行业蓬勃开展,成为推动全县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阵地建设上,全县所有村(社区)全部实现“十个一”的目标,大部分农村党支部建立了规范的党组织活动阵地。
    ——干部工作亮点频现。一是加强干部培训。先后从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云南大学等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领导干部就领导艺术、WTO、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开展以党的十六大精神、新《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教育。二是推行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限制,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凡年满50周岁以上的科级干部先后改任非领导职务;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乡科级领导干部在同一岗位任职年限超过6年,符合继任条件的,一律轮岗交流,否则改任非领导职务。三是强化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近几年先后从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抽派3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各3批35人、58人到村(社区)挂职锻炼,为干部队伍培养后备力量。分6批选派了42名优秀科级年轻干部到北京市通州区和青岛市市南区挂职锻炼。四是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在全市率先公开选拔干部。2003年,面向省内外公开选拔县一中校长等6名科级领导干部。五是健全和完善干部考核奖惩制度。2004年,对乡科级领导干部考核实行“三考一公开”办法,对总评得分排在第一位的正科级奖励2万元,排在前两位的副科级各奖励1万元;对考核排在前3位的正科级和前5位的副科级领导干部调整到重要岗位任职。同时对总评得分处于末一位的正科级和末两位的副科级领导干部予以淘汰。
    ——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得民心。2005年2月4日,县委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标志着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水富正式启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经受庄严的党性洗礼,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打造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先后抽派87名党员干部组成11个县委督导组、2个县委巡检组、21个县乡驻村指导组对各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乡镇党委还抽派1名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协助抓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县、乡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形成了各级党委组织领导、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工作机构协调沟通、督(指)导组督查指导的工作格局。县、乡财政共划拨专项经费120余万元,特别是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委为全县21个村党总支部和122个农村党支部分别安排了6000元、600元专项工作经费,还要求县直扶贫挂钩单位为联系村至少筹集1万元办实事经费。在三批教育活动中,经过严格认真的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全县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27个,调整和充实60多个党组织班子,新建党小组134个,新建活动阵地92个;先后征求到意见建议6000余条并积极整改落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1500余件;建立健全帮扶农村困难党员等各类规章制度1477个。根据统计和民主测评,全县第一、二、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参学率分别为100%、100%、99.6%,群众满意度分别达到99.9%、99%、99.04%,总体满意度达98.77%。
    ——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规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察反馈、谈话诫勉、任期和离任审计等制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杜绝“吃拿卡要”和“三乱”现象,培养了一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从2003年起,全面推行以集中服务、全程代理、助民致富、维护稳定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工作,建立县“一站式”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和村民(居民)小组便民服务点,构建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变办事群众多头跑为一处跑,切实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2008年,结合省市关于实施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广泛开展“转变机关作风优化服务环境”,促使全县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服务环境更加优化。
    30年的变化历程,30年的发展成果,为推动水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五条。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才能为解决各种困难矛盾、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不动摇。只有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集中力量打基础,突出特色建支柱,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正确方向,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不动摇。只有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开拓创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永葆发展优势和生机活力。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奋进、求真务实不动摇。只有把握团结干事的原则,才能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创事业的良好局面。五是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动摇。只有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获得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启锚再扬帆  明天更美好

 
    展望未来水富,水富抢占发展先机,站在了时代发展的至高点,县委、政府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经济建设,加强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的文化建设,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突出“率先达小康、建设新水富”目标,坚持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商贸富县、农业稳县、科教兴县五大战略,积极推进新农村、新城市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在2020年前后,把水富建设成为服务“两区”(即大西南地区与金沙江——长江流域地区),连接“三亚”(即东南亚、南亚与东北亚),沟通“两洋”(即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依托廊港(即依托港口和内昆铁路沿横江布局的新型工业长廓,依托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服务水富港口的湖滨港口新城),展示国际新产品、引导国际价格信息、服务国内外的国贸商城,观湖光山色、沐峡谷温泉、探古道秘闻、品原始森林的西部旅游圣地。在不久的将来,前景美好、魅力无穷的新水富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经济更快增长。到2015年,经济总量(GDP)将达到86.8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8%以上,其中第一产业GDP约1.8亿元、第二产业GDP约50亿元、第三产业GDP约3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现在的5.3:72.8:21.9调整为2.1:57.6:40.3,产业支撑主要是工业产值达到125亿元以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约30亿元左右,水富港口物流量达550万吨以上,高滩国贸商城年销售收入3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110000元人民币以上,财政收入超过4亿元;到2020年,第一产业GDP2.2亿元、第二产业GDP78亿元、第三产业GDP59.8亿元, GDP总量达到14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10%左右,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55.7:42.7,人均GDP可达130000元,财政收入可达6.6亿元以上。此时,第三产业得到较充分发展,第二产业GDP比重下降,三次产业比重得到优化,单位GDP能耗下降,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农村更加富裕。农村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形成以林果、畜牧、养殖为主,以蔬菜、务工为辅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农业工厂化经营,农村将形成种植、养殖及加工龙头企业的农业生产态势,农业从业人员在6000人以内。到2020年,农业产值在2.5亿元以上,农民务工收入在1.2亿元以上,农业企业遍布县、乡、村公路沿线。
农村面貌巨变,毛草房、杈杈房全部消除,农村土瓦房少有,取而代之的是装饰精美的具有川南特色的农村民居,形成院坝平整、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的居住条件,垃圾集中处理,使用清洁能源,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大大提高,每人都将拥有一门农业技能,讲文明、讲礼貌,依理、依法从业形成习惯。农村孤儿、五保、残疾以及特困户全部进入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将实现依靠自身劳动和国家救助过上小康生活并向富裕生活过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可比价将实现10000元以上。
    (三)工业更优更大。工业将形成产业集群,工业规模大大提高。向家坝水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在水富将形成近3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横江河上四级水电站装机达20万千瓦,将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工业产值可达2.5亿元以上;中滩溪流域的水电开发全部完成,由此形成能源产业集群。云天化煤化工项目全面建成,实现化肥到化工的根本转变,围绕煤的液化加工将形成多种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围绕电石原料的深加工,也将形成多种化工原料和产品,这些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将进一步衍生成化工行业循环经济,水富将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化工基地。由于水富县有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和口岸优势,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常有利于发展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加工工业,因此水富将很有可能建成冶炼、食品、建材、拆装等加工工业,形成加工工业集群。
工业将形成走廓式布局的新型工业,省级特色工业园内规划的“一园六片”将全部建成,园区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将全部齐备,在园区内部将形成城镇化。同时,工业发展还将突破工业园区向两碗境内延伸,形成沿横江河布局的工业走廓,在其它地方将形成沿公路布局的农产品加工等工业布局。根据目前国家的发展导向,水富的工业将形成重技术、重管理、重节约、重环境的新型工业,形成沿横江布局的新型工业走廓。
    (四)城市更加美丽。城市规模扩大到15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形成小城市。县城高滩新区、坝尾槽片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县城老城区旧城改造全部完成,工业园区内部也将形成城市化。届时,水富城市将形成以服务港口为主的滚坎坝片区、以国贸和行政办公为主的高滩片区、以居住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坝尾槽片区、以服务工业发展的楼坝片区,形成湖滨港口城市。
城市变得更美。城市道路全部使用沥清路面,会更加吸热、防尘、减噪和明亮;城市绿化更加整齐、增多,街道绿化、广场绿化、小区绿化、工厂绿化面大境美;城市建筑高低错落,房屋美化、彩化,布局整洁美观,形成高楼、中高楼和普通楼层合理优化布局,登高远望,就是几张美丽的图画;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公交车站、客运站建成,公交车、出租车运行规范,管理完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城市广场、工人俱乐部、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运动场、购物广场等休闲服务场所齐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垃圾实行袋装收集,建筑垃圾集中倾倒,城市雨水、污水分流,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实行分片收集,集中处理;城市交通管理更加完善,工程车、货车在城内限制通行,整个城市更加完美。
    农村集镇化加快,太平、两碗两乡设镇,乡镇驻地搬迁新建,有较大发展的集镇有新寿、新滩、新安、永安、盐井、成凤等村集镇。届时,乡镇、村集镇面积将扩大,人口将增加,环境将整洁,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将形成美丽的小集镇。
    (五)物流更加通畅。以水富港口为核心的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充分利用金沙江岸线和横江岸线、现代化高效率的内部运输线和调装设备的水富港口,形成约12个千吨级以上泊位的现代化港口。港口上游的向家坝水电站实施2×500吨级翻坝运输,水富至宜宾航道改造为2级。通过旧城改造拆迁形成港口后方堆场,建设一级汽车货运站,改造内昆铁路水富货运站,延伸铁路进入港区,建成货运主枢纽;打通水富港至火车货运站至国道GZ40高速公路的联络通道,建成可储存40万吨物资的仓储设施,形成完善的铁路、公路和港口联合运输基础设施。
    物流管理更加先进,港口经营市场化。引进有先进管理经验,有投资实力的投资商,对港口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管理和经营,内部形成航运装卸、仓储保管、搬运职能分工的集团公司,对外配送和运输的物流公司,形成物流集团。组建水富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对水富港口规划、管理、建设进行行政监管,对航道、航运以及安全进行行政管理,在财政、税收、信贷和货源及对外宣传进行协调支持;争取设立海关、商检以及国际金融服务机构,争取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和建设保税仓库,为物流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物流覆盖范围逐步拓展。初期覆盖范围基本为昭通市各县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00万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量5000标箱左右;中期覆盖范围金沙江下游经济圈和长江中下游,港口货物年吞吐量500万吨以上,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0万标箱以上;远期规划覆盖范围扩大到东南亚、南亚、东北亚、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金沙江流域、大西南地区,港口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以上,运输货物总值600亿元以上,年经营收入60亿元,利税10亿元以上,形成国内主要港口和国际物流中转枢纽。
    (六)旅游更加兴旺。旅游景区、景点更加完善。城市建成休闲购物旅游城市,温泉建成疗养、休闲、渡假景区,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建成以邵家坪旅游集镇为据点的库区湖光山色旅游景区,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科考、渡假、避署、休闲景区,楼坝建成历史文化景观展览、探密景区,形成集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历史文化、现代城市以及温泉沐浴为一体的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人数逐年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将同国际接轨,旅游经济将还有很大的发展,水富旅游人数和人均消费将会大大提高。初期覆盖范围为川渝地区,年游客50万人次左右,人均消费100元左右,旅游总收入数千万元;中期覆盖范围扩大至昆明、昭通地区,年游客量80万人次左右,人均消费200元左右,年旅游收入可达1.6亿元以上;远期年游客量预计200万人次以上,人均消费500元以上,旅游收入可达到10亿元以上,形成覆盖全国游客的旅游城市。
    (七)商贸更加搞活。高滩华侨国贸商城建成,形成经营茶叶、药材、珠宝、建材、灯饰、现代电子技术产品的综合性商城。届时国内外客商云集,初期形成覆盖国内和东南亚的新产品展示、价格信息体现、商品成交协议签订的国际性商城,远期形成覆盖全球的新产品展示、价格主导、业务洽谈,商品会展交流的国贸商城,覆盖成渝和昆明地区的物资配送中心。整个商城商铺经营面积达27万平方米以上,预计初期从业人员3000人,日客商流量5000人次,年销售商品收入20亿元;中期从业人员5000人,日客商流量10000人次,年销售商品收入30亿元;远期从业人员8000人,日客商流量30000人次左右,年销售商品收入50亿元以上。
    (八)交通更加便捷。宜宾机场将迁建翠屏区罗场乡,规划建设4D级机场,近期按4C级实施,距水富约70公里左右,水富到达机场时间约40分钟左右。宜宾机场迁建后,可全天候起降大中型客机,将开辟更多的国内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及部分国际城市航班,将进一步拓展水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空中航线。水富火车站通过内昆铁路可达全国各地,水富港改扩建后将开通旅客运输,从水富出发通过国道GZ40线可快速达到昆明、成都、重庆及全国各地城市,以水富国道GZ40高速公路出口为起点,经绥江、永善、巧家、东川、攀枝花至丽江、石鼓高等级公路将建成投入使用,由成都出发经乐山、宜宾、泸州至重庆的高速公路也将建成投入使用,宜宾至峨眉的铁路将建成通车,所有这些交通设施都将为水富的人流、物流创造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县内,通村公路全部达到4级公路标准并实现路面油路化,庙口至铜锣坝公路建成并实现快捷通行,从县城坝尾槽至新安至永安至大池再到封顶山公路将建成通行,从大河口至复兴至凉风凹至三角至成凤公路将建成投入使用。县城客运站、乡镇客运站、村级招呼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客运班线将从县城开到每个乡镇,每个乡镇将开通到每个村的班线客运,农村客运网络化将完全实现,农民将乘上安全、舒适、快捷的班线客运。
    (九)社会更加和谐。全县中小学校舍危房全面消除,校园环境将更加舒适,普级13年制教育,尊师重教的环境氛围将更加浓厚,大学入学率将达到80%左右,依托云天化中学和水富中学形成昭通北部义务教育中心,建成省级示范职业技术学校,形成全市北部地区人材培训中心。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县医院实现搬迁重建,建成中医院,各类专科医院、民营医院会有较大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将会有较大提高,水富将成为昭通北部医疗中心。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城镇社会保障救济全面覆盖,特困、孤寡、残疾人居住、生活条件将大大改善。以社区为主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将日益活跃,居民文明程度大大提高,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将逐年下降,人民生活更加有安全感。
    (十)环境更加美好。植树种草,发展林果农业、生态农业,农业生态得到较大发展,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森林覆盖率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粉尘、噪音、油烟污染得到控制和治理,严格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安全评价制度,严格控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禁止建设,建成县城裙子岩绿化公园,城市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
    水富人有理由坚信,在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未来的水富天将更蓝、水将更清、山将更绿、城将更美、民将更富,一颗真正的滇北明珠将更加熠熠生辉,云南北大门、魅力新水富将更加魅力无穷!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历史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